曝光+灭火?更应杜绝“蛆虫绞肉机”钻漏网!

原创 时间:2025-07-03 14:23

5月23日,有网友反映浙江宁波某学校食堂的绞肉机中有大量蠕动的活蛆,宁波市教育局随后派出工作组赴余姚开展紧急处置工作,5月24日,余姚市联合调查组余姚市立即组织纪检监察、教育、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并发布通报。


据红星新闻消息,经调查,学校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力,余姚市市场监管局已对该校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学校立即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对余姚市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市市场监管局朗霞市场监管所所长作出停职检查处理;对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校长作出停职检查处理,分管副校长作出免职处理,并责令学校对负责小学部食堂管理的总务处负责人立即作出免职处理。同时,市教育局已成立驻校工作专班加强指导检查。



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与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校园食品安全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舆情曝光,一味“灭火”不治本,杜绝“蛆虫绞肉机”复现才是关键,校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保证食堂所有环节留痕随时可供检查审核,坚持“点”上发力、“线”上贯通、“面”上覆盖,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点”上发力,紧盯关键环节

精准防控风险:聚焦食堂管理中的环节、岗位/人员及时间节点等关键点,能够精准识别和防控校园餐安全风险。明确每个“点”的责任人及其职责,确保每个关键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迅速追溯到具体责任人,通过对关键“点”的重点管理和优化,能够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管理效益。例如在食材采购验收“点”上,严格把控食材的质量、新鲜度、农药残留等指标,从源头杜绝不合格食材入校园,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对食堂用具清洗消毒进行重点监控,生成台账记录便于实时巡查,异常情况预警上报,避免因设备或餐具不洁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菜品留样实行双人双管,锁定相关负责人和食安管理员,将留样责任落实到人,为食安事件提供溯源依据。



“线”上贯通,打通流程链条

食堂管理流程覆盖从食材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制作到分餐等多个环节,形成完整的链条,必须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衔接、无缝对接,避免出现管理漏洞和脱节现象,穿透式巡查整个系统,包括食材的采购记录、进销存数据、加工情况等,助力整个管理流程实现物尽其材、财尽其用、人尽其责。例如在食材“线”上,根据食堂就餐人数和菜品营养需求,生成食材采购计划,根据食谱消耗相应食材,严格控制核算成本让每一分膳食经费“吃进学生嘴里”,在实现资金监管的同时避免浪费损耗,保证膳食营养健康。



“面”上覆盖,构建全域管理体系

食堂管理须重视环境卫生、人员管培、制度建设等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对整个食堂管理体系的综合考量而言,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食品安全的基础防线,完善的从业人员管理培训是食品安全的落实关键,健全的食堂管理制度是食品安全的规范支撑。人工智能时代,智慧食安监管平台为校园餐全域管理体系提供全方位科技赋能,整合环境卫生、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等各方面数据,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快速导航与多维分析,与“校园餐”有关的任何信息,都在这个系统的监控之下,便于家长、学校、教育局和市场监管局多方参与,实时记录,动态更新,以社会共治合力筑牢校园餐安全防线。



校园食品卫生问题不该以"蛆虫现形"这种视觉暴击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校园餐不能局限于“亡羊补牢”的卫生整改,而是掀起一场"刀刃向内"的监管革命,系统性构建"预防-监控-追责"闭环体系:前段用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测,中段以双随机检查强化威慑,后段让问题企业和个人永久退出行业,以科技赋能+制度约束+职业伦理的多重防护,彻底斩断食品安全事故的导火索。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