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国务院食安办联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

1 时间:2025-01-03 16:57

日前,针对“辽宁本溪一学校食堂被指疑似给学生吃垃圾桶剩菜”事件,国务院食安办联合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辽宁省本溪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

约谈指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校园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辽宁本溪发生的学校食堂舆情事件,暴露出学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陪餐制度流于形式、食堂管理存在明显漏洞等问题,性质极为恶劣,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学校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

约谈要求,本溪市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切实增强做好本地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对校园食品安全各方责任再压实、风险隐患再排查、执法办案再攻坚,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要坚持举一反三,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推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制度,切实保障在校学生饮食安全。

国务院食安办将对本溪市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全程督办。



一、事件原因剖析

1.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学校管理层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有效履行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食堂管理人员可能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或者对食品安全法规了解不足,导致管理存在漏洞。

2.陪餐制度流于形式

陪餐制度本应是监督食堂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因监督不力、执行不严而流于形式。陪餐人员可能未能认真履行职责,或者对发现的问题未能及时上报和处理。

3.食堂管理存在明显漏洞

食堂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可能存在不规范操作,如食材来源不明、储存条件不达标、加工过程不卫生等。食堂员工可能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增加。

4.监管缺位或不到位

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可能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监管手段可能缺乏先进性,或监管人员缺位,导致监管效果不佳。

5.社会监督不足

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家长和社会公众难以获取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信息,未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二、政策方向及防控措施

12月17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举办食品安全培训班。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为培训班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专题讲座。

罗文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就食品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抓手;强化属地党委政府管理责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实现途径。

罗文指出,抓好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提升监管质效。要着力提高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新业态新模式监管机制,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加大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力度,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技术能力建设,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2月22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围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6部委印发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监督。

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有关地方已整改挪用、挤占、套取资金问题22.21亿元,121县解除与147家违规食材供应商的合同,8省追责问责徇私枉法的供餐监管部门和学校工作人员等384人。


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加强日常监管,切实提高全链条监管能力水平,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1.强化主体责任

学校管理层应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堂管理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完善陪餐制度

陪餐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对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监督,并及时上报和处理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陪餐制度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3.加强食堂管理

食堂应建立健全采购、储存、加工、财务等环节管理制度,确保食材来源明确、储存条件达标、加工过程卫生、留样溯源无忧。食堂员工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管,采用大数据、AI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等先进监管手段,增加监管人员数量,提高监管效果。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应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纠正。


5.促进社会共治

学校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家长和社会公众公布食堂的食品安全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重视并回应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6.推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制度

建立健全校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