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清镇学生疑似中毒事件,校园食品安全谁来保障?

人民日报 时间:2019-01-08 15:20

    2018年9月18日,清镇市部分家长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反映城区红枫四小、五小部分学生饭后出现不适及呕吐现象。
  此事引起省、市各级高度重视,要求第一时间对反应不适的学生进行医治,并立即开展调查处置。

 
 
    接报后,清镇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委群工委书记为副组长,6位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护、情况调查、群众工作等工作组,统一调度指挥,迅速展开排查医治及调查处置。
    目前,疾控中心已对 9 月 18 日的配餐留样食品进行抽样,并送贵阳检测。为学校配餐的清镇市鑫鑫餐饮有限公司,已责令停业。19 日起,暂停集中送餐。
 


    据了解,为及时做好学生医治,清镇市医疗机构共出动医生40余名,安排了3个检查点、3个住院观察点,对出现不适及呕吐情况的学生全部进行检查和医治。经检查,大部分学生未发生明显异常,至18日17:00时,留院观察学生为47名,其中4人住院,无重症,均为轻微肠道反应。至18日24时,留观学生已降至15人。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社会各界关心,曾多次引发轩然大波。
    2012年5月,青岛26中发生一起学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2014年5月,海口一幼儿园发生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69人符合疑似食物中毒病例。
      2015年7月,云南一幼儿园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83个孩子入院检查治疗。
      2015年9月,内蒙古一学校疑似应用水污染,致14名学生住院。
      2017年9月,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一学校15名小学生集体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
      2018年4月,湖北恩施鹤峰县一中发生部分学生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已致65人住院治疗。
      2018年9月,江西万安学生营养餐中毒,数十位学生就医3人被诊断为食物中毒......
      如此看来,学校集体食堂成为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舌尖上的美味”正在演变为“舌尖上的地雷”。
      2018年9月13日,网友爆料河南某小学的学生营养餐,仅是半碗素面,爆料视频中一名食堂的工作人员面前摆着盆无配菜的素面条,给排队取餐的孩子每人抓了一把,而墙上的公示菜单标注了教育局规定的当天菜品是鸡丁炒西葫芦、炒蒜薹及大米粥。
      或许是因为面条难以下咽,多数孩子在面条碗里兑水勉强吃下,看得令人心酸又愤怒!这些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的黑心商家,竟敢把主意打到学校的营养餐上......
      管好学校食堂难在何处?不外乎企业逐利、学校失职、部门缺位。从招标采购、厨师资质到食堂卫生环境,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食材品质有优劣,生命健康无贵贱。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强化卫生管理,健全管理链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机制。除校长陪餐等可以考虑纳入常态化的预防措施外,学校要向家长敞开大门接受监督,从农贸市场采购开始,涉及校园食品安全的所有环节都向家长委员会开放,全流程晒在阳光下,有利于清除校园食品监管“盲区”,保障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
      最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资源应“偏爱”农村地区。据了解,由于缺乏监管,资金、人力投入不足,农村偏远、贫困地区的校园食堂变得“体弱多病”,食品安全问题越发严重。因此,因地制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投入显得极为紧迫。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各界人士争当“把关人”,多方联动,拧紧校园食品“安全阀”。
 

热点资讯